PM2.5的浓度是如何测定的?
说到PM2.5,直径只有相当于头发丝的1/20,很多人好奇,这么小的颗粒究竟是怎么测量的,又是如何实现实时更新的?
要想测定PM2.5的浓度,需要分三步走:
一、首先要有一个监测点
对于监测点的分布,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中有两个技术指标:一是所有城市建成区评价点的均值应尽量反映城市的实际空气质量总体水平;二是要能反映和代表城市污染的不同高低水平。为防止受到局部人为干扰、保证评价点位的代表性,《规范》还要求评价点位周围50米内不应有烟囱、炉窑等污染源,采样口周围空气流通,不能有高大建筑物遮挡,高度要求在15-20米。
二、采集空气,把PM2.5与较大的颗粒物分离
首先需要采样,这个采样器叫做切割器,外观似倒扣的盘子状。它就像***的网一般,网眼的大小,决定了能捕获“鱼”的大小。监测PM10、PM2.5、PM1.0的道理都一样,就是“滤网”不一样,通过的颗粒物大小也不一样。
只要有空气经过,就立即被全天24小时不停转的抽气泵吸进采集系统, 再经过这张“网”,把直径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挡在门外,而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吸入“喉管”——PM2.5这条“鱼”,就这样被筛选出来了。其实这和发生在我们呼吸道里的情形是非常相似的:大颗粒易被鼻腔、咽喉、气管截留,而细颗粒则更容易到达肺的深处,从而产生更大的健康风险。
三、测定分离出来的PM2.5的重量
把分离出来的空气通过管道后,用各种检测方法测定PM2.5浓度。目前,各国环保部门广泛采用的PM2.5测定方法有三种:重量法、β射线吸收法和微量振荡天平法。
1、重量法
将PM2.5直接截留到滤膜上,然后用天平称重,这就是重量法。值得一提的是,滤膜并不能把所有的PM2.5都收集到,一些极细小的颗粒还是能穿过滤膜。只要滤膜对于0.3微米以上的颗粒有大于99%的截留效率,就算是合格的。损失部分极细小的颗粒物对结果影响并不大,因为那部分颗粒对PM2.5的重量贡献很小。
重量法是最直接、最可靠的方法,是验证其它方法是否准确的标杆。然而重量法需人工称重,程序繁琐费时,自动化程度低,不适合进行远距离监测。如果要实现实时自动监测,就需要用到另外两种方法。
2、β射线吸收法
将PM2.5收集到滤纸上,然后照射一束beta射线,射线穿过滤纸和颗粒物时由于被散射而衰减,衰减的程度和PM2.5的重量成正比。根据射线的衰减就可以计算出PM2.5的重量。
β射线吸收原理自动监测仪适用范围较广,在24小时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中应用广泛。在污染较重或地理位置重要的地方,测量时可每小时自动得出一个监测数据,实时反映空气中PM2.5浓度的变化情况,并可进行数据传输,有利于远程监测和自动控制,为环保部门进行空气质量评估和政府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依据。并极大的减少了人工工作量,不过其缺点是相对成本较高。
3、微量振荡天平法
一头粗一头细的空心玻璃管,粗头固定,细头装有滤芯。空气从粗头进,细头出,PM2.5就被截留在滤芯上。在电场的作用下,细头以一定频率振荡,该频率和细头重量的平方根成反比。于是,根据振荡频率的变化,就可以算出收集到的PM2.5的重量。
微量振荡天平法的PM2.5监测仪外形类似微波炉,方方正正,上面则是一个电子显示屏,所监测的六项指标实时数据在屏幕上跳跃。跟β射线吸收法一样,振荡天平监测法能实时捕抓空气中的PM2.5微粒,监测数据按半小时、1小时、8小时、12小时、24小时的目录在显示屏上显示。而且,监测设备24小时连续自动监测、自动储存传输数据。
健康之窗的相关文章
-
购买净水器 消费者最担心的十个疑虑
前言客观来讲,就现在的水污染程度,我国现阶段净水器的家庭综合拥有率与水污染的严峻状况是很不匹配的,这与广大消费者对与净水相关的知识不清楚有关。因工作关系,我整理了消费者最关注的十个问题,现附上我的解答...
-
生活用水也讲究水质:软水才是首选
在日常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对水质健康的人群会关注水的硬度情况,如果水有一定硬度,可以通过饮水补充钙镁离子;如果是长期饮用软水的人,还需通过其它途径补充。但水的硬度太高和太低都不好,因为水的硬度和一些疾...
-
长期喝桶装水健康吗? 这七大隐患看了才知道
曾几何时,桶装水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饮水习惯,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近年来桶装水水质不合格新闻频出令消费者担忧。桶装水的水质到底如何,饮用是否安全?现在看来,桶装水也存在不少隐忧,并不比自来水安全!桶装水...
-
装修之前预留管道 全屋净水设备很有必要!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关注生活用水的健康问题。在发达国家早已普及的全屋净水设备俨然已成为中国家电市场新宠,销量不断提升,并且在新家装修时,该类产品几乎...
-
重霾之下,防霾口罩到底怎么选?
从上个月开始,由于工业排放、机动车排放、冬季燃煤采暖导致:从哈尔滨开始,沿哈大线一路向西南偏南方向传输,直至山东半岛、江苏和安徽北部,波及7个省份30多个城市,跨越1600多公里,多个城市“爆表”,污...
-
空气污染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每分钟我们大约要呼吸20次,每天呼吸28800次,而一年呼吸的次数则要超过10,000,000次。所以,时刻保持周围的空气清新对健康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室内空气已经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据调查,室内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