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会进脑,英国科学家发现令人信服的证据
雾霾越来越成为冬季的“常客”,这也让人们对雾霾的危害愈发敏感。科学家仍在不断探究空气污染对健康威胁几何。最近,一篇2016年7月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期刊的论文再次引发媒体及公众的关注,并刷爆了朋友圈——雾霾会“进脑”了吗?
所谓“进脑”,其实指的是该论文的研究团队找到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大脑中大量的磁铁矿纳米粒子来自外部环境,也就是空气污染,而非人体自身机制所产生。据论文介绍,汽车尾气(尤其是柴油车)、工业生产、厨房明火或是使用不密封的火炉,都可能成为大脑中磁铁矿纳米粒子的来源。
研究人员检测了37名(3岁-92岁)生活在墨西哥城(29名)和英国曼切斯特(8名)的参试者大脑额叶皮质,检测结果显示每克额叶皮质中含有数百万个磁铁矿纳米粒子。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磁性纳米粒子呈现两种不同的外形,一种外形有棱角,一种则是圆状,而圆状的粒子占了绝大多数,和有棱角的粒子比例是100:1。
左图A、B为圆形磁铁矿纳米粒子,右图C、D为有棱角的磁铁矿纳米粒子。来源:该研究论文
形状能说明什么问题吗?恰恰如此。粒子的外形呈圆状,这说明粒子经过高温的燃烧,而人体的温度并不足以改变粒子的形状。这指向一个结论:这些粒子的来源是外部环境。经过对比,研究人员发现这些粒子和城市空气中经过燃烧的磁铁矿纳米粒子高度相似。
此外,他们还在大脑中发现了其他含金属粒子,比如铂、钴和镍。铂来自人体内部的可能性很低,而可能是来自汽车排气系统中的机外净化装置——催化转换器。当汽车废气通过催化转换器时,铂作为催化剂之一,用来控制CO的排放。这样一来,铂在大脑中被探测到,又为磁铁矿纳米粒子来源于外部环境增添佐证。
其实,大脑中含有磁铁矿纳米粒子并不是新事,早在26年前,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Joe Kirschvink就发现大脑中有磁铁矿纳米粒子的存在,但当时,这没有引起太大重视,因为认为这可能来自人体生命活动。《美国科学院院报》这项研究打破了这个认知。
如果来源是外部环境,那么这些磁性粒子是如何进入大脑的?论文给出了解释,由于这些粒子大多十分微小,直径小于200纳米(相当于PM0.2,PM2.5为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1微米=1000纳米),可以通过嗅觉神经进入,而又因为鼻腔和大脑之间没有血脑屏障的阻碍,粒子可以直达大脑。颗粒物越小,越容易被吸入。
新闻资讯的相关文章
-
钟南山:治理室内污染比治理空气污染更重要
据媒体报道,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认为,治理空气污染,不能把目光只停留在室外。今年应更加重视室内污染的治理,因为80%的时间在室内,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危害甚至比室外造成的污染还严重。现在的...
-
石家庄拟为学校采购新风系统2000台
为应对雾霾天气给学生身心健康带来的影响,石家庄市教育局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学习外地市做法、多次组织专家论证,决定在主城区和直属学校试点安装空气净化设备。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公开招标,招标结束后将安装试...
-
世界环境日| 家庭饮用水安全也要“塑”战“速”决!
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
-
破解雾霾“燃煤之患”,西安交大“超临界水蒸煤”技术迈入产业化
以上图片来自西安交大官网12月25日,在陕西省省长胡和平等嘉宾的见证下,西安交通大学首个重大科研成果产业化项目——“煤炭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发电多联产技术”(俗称“超临界水蒸煤”)产业化工作正式启动,产业...
-
优口净水,让家人“净”享好水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饮用水质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不幸的是,污染和水源枯竭等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挑战。优口净水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企业,致力于推广现代净水技术,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饮用水。...
-
没有雾霾 我们为什么还需要新风系统?
2017年的冬天显得和往年有些不同,最显著的变化就是雾霾天数明显减少,各地相继实施的燃煤控制政策在空气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北京更是出现了难得的蓝天。这时候,不少小伙伴就要问了,我们还需要空气...
